欢迎进入苏州淡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 含氮含磷废水污染治理的“环境专科医院”!

您当前的位置:
淡林百科|好氧处理系统揭秘:溶解氧与食微比的平衡艺术
发布时间:2025-02-20 来源:jsydl 浏览次数:91次

640 (2).png

好氧处理系统,凭借其高效转化有机污染物为无害二氧化碳和水的能力,成为污水处理的重要一环。这一过程中,氧是微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品,但溶解氧浓度并非越高越好,关键在于与食微比的精妙平衡

01

食微比:衡量微生物“饮食”的关键指标

食微比(F/M),即每天供给曝气池的BOD(生化需氧量)总量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的比值,是衡量微生物食物充足与否的重要指标。合适范围通常在0.1-0.25 kgBOD5/kgMLSS·d之间。食微比过高,意味着食物过剩,曝气池高负荷运行,出水浑浊;食微比过低,则食物不足,污泥老化,甚至解絮,水质恶化。

02

溶解氧(DO):双刃剑,需精准控制

高食微比时:维持较高溶解氧有利,加速有机物降解。

低食微比时:过高溶解氧导致内源代谢加快,污泥解絮,即过曝气现象。

过高的DO水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:

   ① 微生物代谢失衡;

   ② 污泥性质恶化;

   ③ 出水水质下降;

   ④ 能耗与设备成本增加。

03

控制溶解氧的依据与优化策略

原水水质:有机物含量决定耗氧量,需根据水量和有机物含量调整。

活性污泥浓度:低浓度利于节能,但需防过度曝气;高浓度需充足溶解氧,防缺氧。

污泥沉降比:过度曝气导致污泥上浮,沉降性能变差,需注意。

pH值:影响活性污泥和微生物,需适时调节。

温度:低温、高温均影响溶解氧和微生物活性,需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。

食微比(F/M):通过调整食微比,实现节能。高食微比时,提高溶解氧;低时,降低溶解氧。

04

实践中的溶解氧控制

在实际操作中,可通过控制风机频率、运行时间或调节放空阀大小等,精准控制好氧池的溶解氧浓度。确保在高食微比时,有机污染物有效降解低食微比时,避免污泥老化和解絮,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


上一篇: 没有了!

下一篇: 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