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-
公众号 -
我们 -
当SVI(污泥体积指数)突破150mL/g警戒线,好氧池污泥变白,泡沫色泽呈暗褐色,且表面有少许油脂状的东西和细碎的活性污泥絮体,几乎不随水流流动,意味着污泥膨胀已吞噬30%以上的处理能力!研究显示,我国每年因丝状菌暴发导致的非计划停产高达1200厂次,直接损失超8亿元!
膨胀元凶大起底:
丝状菌狂欢:F/M(食微比)<0.15 kgBOD/kgMLSS·d时,丝状菌丰度激增300%;
低氧陷阱:DO持续<0.5 mg/L诱发Thiothrix(硫发)菌群暴发,SVI飙升至250 mL/g;
营养失衡:BOD:N:P 比例偏离100:5:1时,微丝菌(Microthrix)占比突破40%;
冲击负荷:进水COD波动>30%引发菌群结构剧变;
毒物刺激:硫化物浓度>5 mg/L激活丝硫菌(Beggiatoa)繁殖。
应急剿灭战术:
氧化打击:投加H₂O₂(50-100 mg/L)实施"化学斩首",72h内SVI下降60%;
代谢截断:引入选择器工艺(厌氧/缺氧),丝状菌抑制率>85%;
生态调控:投加复合菌剂(含Bacillus subtilis,枯草芽孢杆菌),7天重建菌群平衡;
物理干预:增设斜板沉淀装置,暂时提升污泥截留率至95%;
参数重置:快速提升F/M至0.3-0.5范围,抑制丝状菌生长。
长效防控体系
工艺革新:采用A/O-HBR复合工艺,实现污泥龄分级控制;
智能预警:部署镜检AI识别系统,丝状菌丰度超标自动报警;
精准曝气:实施分区DO调控,好氧段DO稳定在2-3 mg/L;
营养调控:建立在线营养盐监测+自动投加系统;
污泥改性:引入微波破解技术,EPS分泌量降低40%。
污泥膨胀是微生物世界的"权力游戏",唯有掌握菌群调控的底层逻辑,才能筑牢生化系统的"免疫长城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