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苏州淡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 含氮含磷废水污染治理的“环境专科医院”!

您当前的位置:
淡林百科|废水脱氮除磷难题之生物泡沫多
发布时间:2025-03-21 来源:jsydl 浏览次数:62次

640 (1).png

当生物泡沫厚度超过50cm,并伴随SVI(污泥体积指数)与EPS(胞外聚合物)同步急剧上升,此时微生物群落已进入异常代谢状态。EPS过量分泌会导致污泥脱水性能下降60%,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,同时引发DO(溶解氧)传递效率减半、二沉池功能失效等连锁反应。


泡沫暴增五大元凶:

丝状菌暴走:Nocardioforms菌丰度>10⁶ CFU/mL时,泡沫稳定性指数激增3倍;

高负荷冲击:F/M比>0.5 kgCOD/kgMLSS·d触发Zoogloea菌过量分泌多糖类EPS;

表面活性剂助攻:洗涤剂浓度>15 mg/L时,气泡半衰期延长至300秒(正常30秒);

溶解氧叛乱:曝气不均形成DO>5 mg/L的过氧区,诱发Microthrix parvicella泡沫菌暴发;

营养失衡:N/P比>20时,菌群分泌蛋白类EPS量增加250%。


⚙️ 泡沫剿灭战术:

✅ 物理打击:安装旋转式机械消泡器,瞬间破碎率>90%;

✅ 化学消杀:投加聚二甲基硅氧烷(10-20mg/L),30分钟内泡沫体积缩减80%;

✅ 生态调控:引入Bdellovibrio噬菌体,7天清除80%丝状菌

✅ 参数重置:将SRT从12天调整至8-10天,EPS分泌量降低55%;

✅ 工艺革新:采用气浮-生化耦合工艺,泡沫携带污染物去除率>95%。


长效防控体系:

菌群平衡:投放EPS降解菌(如Pseudomonas putida),胞外聚合物分解率提升70%;

智能预警:部署泡沫厚度激光监测系统,超标自动启动应急程序;

营养调控:建立BOD:N:P =100:5:1精准投加系统,波动率<5%;

设备升级:改用微纳米曝气装置,气泡直径<0.5mm(传统3-5mm);

源头截杀:建设高效除油除表活预处理单元,表面活性剂去除率>85%。


生物泡沫是微生物代谢异常的警示灯。构建菌群平衡、工艺适配、智能响应的防控网络,是终结泡沫危机的关键。


菌种小知识:

● Nocardioforms菌:一种常见的丝状菌,能形成稳定泡沫。

● Zoogloea菌:产生大量胞外多糖,影响污泥沉降性

● Microthrix parvicella:典型的泡沫菌,对溶解氧变化敏感。

● Pseudomonas putida:一种EPS降解菌,有助于恢复菌群平衡。


上一篇: 没有了!

下一篇: 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