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苏州淡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 含氮含磷废水污染治理的“环境专科医院”!

您当前的位置:
淡林百科|废水脱氮除磷核心工艺全解析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来源:jsydl 浏览次数:15次

640.png


一、为什么要脱氮除磷?


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 “元凶”:

氮超标:导致藻类爆发(水华 / 赤潮),消耗溶解氧,释放藻毒素;

磷超标:加速水体富营养化,形成 “死湖”“死海”,且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,控制磷可从源头遏制污染。

通过微生物代谢实现氮磷转化,成本低、环境友好,是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的主流技术


二、生物法脱氮除磷工艺原理与流程


01

脱氮原理:“硝化 - 反硝化” 两步走

硝化反应(好氧环境):

氨氮(NH₃-N)→亚硝酸盐(NO₂⁻)→硝酸盐(NO₃⁻),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完成。

反硝化反应(缺氧环境):

硝酸盐(NO₃⁻)→氮气(N₂),反硝化菌利用有机碳源(如乙酸、葡萄糖)作为电子供体。


640 (1).png


02

除磷原理:“聚磷菌的贪婪进食”

厌氧释磷:

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体内磷,吸收低分子有机物(VFAs);

好氧吸磷:

在好氧环境中过量摄取污水中的磷,以聚磷酸盐形式储存,通过排泥实现除磷。


640 (2).png


03

主流工艺流程

640 (3).png



三、工艺参数调控


碳氮比(C/N):

脱氮需求:C/N 需≥4-6(反硝化碳源充足),低于此值需外加碳源(如乙酸钠);

除磷需求:厌氧段需充足 VFAs(C/P≥15-20),可通过水解酸化提高碳源利用率。

溶解氧(DO):

好氧池:DO 控制 2-4mg/L(硝化菌活性最佳);

缺氧池:DO<0.5mg/L(避免反硝化受抑制);

厌氧池:DO<0.2mg/L(确保聚磷菌释磷)。

污泥龄(SRT):

脱氮:SRT≥10 天(硝化菌世代周期长);

除磷:SRT≤15 天(聚磷菌需频繁排泥),同步脱氮除磷需平衡至 10-20 天。

回流比:

内回流(硝化液回流):R=200%-400%(确保硝酸盐有效反硝化);

外回流(污泥回流):R=50%-100%(维持系统污泥浓度)。


四、工艺运行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


640 (4).png


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
上一篇: 没有了!

下一篇: 没有了!